冬瓜矮架密植早熟高产技术 冬瓜养殖方法总结
冬瓜早熟栽培技术是一项源于实践,经改良后应用于实践的实用技术。通过低架,种植密度(每亩500窝)大幅度提高,产量比匍匐冬瓜(平均亩产6000公斤以上)大幅度提高;既可以节省大量的脚手架材料和劳动力,降低生产成本,又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苦菜的废料,缓解竹子与苦菜之间的紧张关系;采用地膜覆盖、支架等栽培措施,比地瓜提前10天左右上市,早期产量大幅度提高,经济效益显著提高。
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、品质好、产量高、符合重庆消费习惯的绿皮或黑皮冬瓜,如广东绿皮冬瓜、广西玉林石瓜、青杂1号、青杂2号等。
培育壮苗冬瓜生长期较长,果实期在炎热的夏季。为了早熟、早上市,提高经济效益,一般在保护地春季育苗。苗床必须选择干燥、背风、向阳、肥沃、疏松、易保温的地块。一般在3月上旬和中旬播种(最早在2月下旬可在电温床上育苗)。播种前20天,应在苗床上施用足够的腐熟有机肥。一般每亩施用3000公斤有机肥。苗床应翻平,地膜覆盖,夜间用草籽覆盖保暖,尽量提高床上温度。播种前应进行选种、干燥、消毒和浸种。
浸种消毒温汤浸种:将种子放入50-55℃的温水中,保持水温10分钟,然后连续搅拌,使水温低于30℃。之后,将种子洗净,用水浸泡18-24小时。
用热水烫种子:将种子放入70-85℃ 热水,快速搅拌,高温1-2分钟后,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烫伤种子),注入冷水使水温降至30℃,再将种子浸泡18-24小时,取出促进发芽。
药剂消毒:药剂消毒分为粉剂拌种和液体浸种。用3‰80%炭疽复梅可湿性粉剂拌种,植物,可与干籽或浸种混合,防治冬瓜炭疽病;用4‰50%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可防治冬瓜枯萎病。在药液中浸种时,可先用水浸种5-6小时,再将种子浸泡在药液中,按规定时间消毒,捞出后立即用水冲洗发芽播种。为防治冬瓜枯萎病、炭疽病、枯萎病、白粉病、枯萎病和霜霉病,可将冬瓜种子用3%漂白粉浸泡30~60分钟,25%瑞都粉浸泡800次,浸泡2小时,或用0.1%~0.2%高锰酸钾浸泡30分钟。在对药剂进行消毒时,一定要注意药剂的浸泡时间和浓度,并对其进行清洗,防止药害的发生。
加速发芽浸种后,清洗数次,表皮稍干,不粘手时用纱布或麻袋布包好,放入发芽箱或其他保温炕、烟道等处,温度保持在30-35℃℃. 为使种子内外层温度一致,每天应翻一次,种子过干时应及时喷洒。在适宜的水、温、气条件下,多数种子胚根突破,种皮外露,4~5天即可播种。
播种冬瓜应该放在营养碗里。早春要选择“冷尾暖头”的晴暖天气播种,以提高地温,促进苗木快速出苗。用纸或塑料管制成直径10厘米、高10厘米的育苗钵,盛满营养土,置于苗床内。每碗播种2-3粒种子,然后覆盖1厘米厚的“石粟”或细土。浇足底水,覆盖地膜,保持水分,提高地温。当幼苗出苗时,地膜就被除去了。播种后,苗床要密封,晚上要盖好种子保暖。温度应保持在30-35度℃ 4-5天。大部分苗木出土时,应采取适当通风措施,使苗床温度降至25~30℃℃ 防止幼苗过度生长。
苗期温度管理从播种到子叶展开,床温应保持在30~35℃白天不低于15℃ 在晚上;从子叶展开到移栽初期,苗床温度应逐渐降低,25~30℃白天不少于13℃ 在晚上;播种前10-15天(二叶一心期),应控制苗床低温,加强通风,抑制苗木过快生长。温度应控制在26-28度℃ 白天和10-13℃ 在晚上;播种前6-10天(三叶一心期),应继续降低苗床温度,锻炼苗木,增强苗木的抗逆性。22-26 ℃ 白天和10-15℃ 在晚上;播种前4-5天(四叶一心期),应将苗床保温层全部拆除,并将苗木昼夜完全暴露在露地中,锻炼和提高苗木适应露地气候条件的能力。苗床的温度调节主要通过掀开保温盖的盖子来实现。白天封膜,减少通气量,苗床温度升高;晚上及时在苗床上覆盖草木等保温覆盖物,也有利于提高苗床温度。相反,苗床温度下降。
苗期湿度与光照管理冬瓜早春育苗时,苗床湿度宜干宜湿。如果土壤不太干,就不需要浇水。过量浇水不仅会降低地温,影响根系发育,而且会诱发苗木陷坑和枯枝病的发生。如发现土壤干燥,早晨浇水,浇完后立即封好塑料膜,提高地温,中、下午气温较高时通风排湿,严防夜间床内湿度过大。要想培育壮苗,必须定期清洗塑料薄膜,提高透明度,改善光照条件。
苗期病害防治除降低苗床湿度、提高温度外,植物,还可在畦面喷洒干草木灰作一定防治,或喷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-800次防治。
合理密植本文标签: